「干货」linux free 命令输出中 buffer 与 cache 的区别,有这篇就够了
cac55 2024-09-21 13:31 29 浏览 0 评论
free 命令是Linux系统上查看内存使用状况最常用的工具,然而很少有人能说清楚 “buffers” 与 “cached” 之间的区别:
我们先抛出结论,如果你对研究过程感兴趣可以继续阅读后面的段落:
“buffers” 表示块设备(block device)所占用的缓存页,包括:直接读写块设备、以及文件系统元数据(metadata)比如SuperBlock所使用的缓存页;
“cached” 表示普通文件数据所占用的缓存页。
下面是分析过程:
先用 strace 跟踪 free 命令,看看它是如何计算 “buffers” 和 “cached” 的:
# strace free
...
open("/proc/meminfo", O_RDONLY) = 3
lseek(3, 0, SEEK_SET) = 0
read(3, "MemTotal: 3848656 kB\nMemF"..., 2047) = 1170
...
显然 free 命令是从 /proc/meminfo 中读取信息的,跟我们直接读到的结果一样:
# cat /proc/meminfo
MemTotal: 3848656 kB
MemFree: 865640 kB
Buffers: 324432 kB
Cached: 2024904 kB
...
SwapTotal: 2031612 kB
SwapFree: 2031612 kB
...
Shmem: 5312 kB
...
那么 /proc/meminfo 中的 “Buffers” 和 “Cached” 又是如何得来的呢?这回没法偷懒,只能去看源代码了。源代码文件是:fs/proc/meminfo.c ,我们感兴趣的函数是:meminfo_proc_show(),阅读得知:
“Cached” 来自于以下公式:
global_page_state(NR_FILE_PAGES) – total_swapcache_pages – i.bufferram
global_page_state(NR_FILE_PAGES) 表示所有的缓存页(page cache)的总和,它包括:
- “Cached”
- “Buffers” 也就是上面公式中的 i.bufferram,来自于 nr_blockdev_pages() 函数的返回值。
- 交换区缓存(swap cache)
global_page_state(NR_FILE_PAGES) 来自 vmstat[NR_FILE_PAGES],vmstat[NR_FILE_PAGES] 可以通过 /proc/vmstat 来查看,表示所有缓存页的总数量:
# cat /proc/vmstat
...
nr_file_pages 587334
...
注意以上nr_file_pages是以page为单位(一个page等于4KB),而free命令是以KB为单位的。
直接修改 nr_file_pages 的内核函数是:
__inc_zone_page_state(page, NR_FILE_PAGES) 和
__dec_zone_page_state(page, NR_FILE_PAGES),
一个用于增加,一个用于减少。
Swap Cache是什么?
用户进程的内存页分为两种:file-backed pages(与文件对应的内存页)和anonymous pages(匿名页)。匿名页(anonymous pages)是没有关联任何文件的,比如用户进程通过malloc()申请的内存页,如果发生swapping换页,它们没有关联的文件进行回写,所以只能写入到交换区里。
交换区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交换区设备(裸盘、逻辑卷、文件都可以充当交换区设备),每一个交换区设备在内存里都有对应的swap cache,可以把swap cache理解为交换区设备的”page cache”:page cache对应的是一个个文件,swap cache对应的是一个个交换区设备,kernel管理swap cache与管理page cache一样,用的都是radix-tree,唯一的区别是:page cache与文件的对应关系在打开文件时就确定了,而一个匿名页只有在即将被swap-out的时候才决定它会被放到哪一个交换区设备,即匿名页与swap cache的对应关系在即将被swap-out时才确立。
并不是每一个匿名页都在swap cache中,只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匿名页才在:
- 匿名页即将被swap-out时会先被放进swap cache,但通常只存在很短暂的时间,因为紧接着在pageout完成之后它就会从swap cache中删除,毕竟swap-out的目的就是为了腾出空闲内存;
【注:参见mm/vmscan.c: shrink_page_list(),它调用的add_to_swap()会把swap cache页面标记成dirty,然后它调用try_to_unmap()将页面对应的page table mapping都删除,再调用pageout()回写dirty page,最后try_to_free_swap()会把该页从swap cache中删除。】 - 曾经被swap-out现在又被swap-in的匿名页会在swap cache中,直到页面中的内容发生变化、或者原来用过的交换区空间被回收为止。
【注:当匿名页的内容发生变化时会删除对应的swap cache,代码参见mm/swapfile.c: reuse_swap_page()。】
“cached”:
“Cached” 表示除去 “buffers” 和 “swap cache” 之外,剩下的也就是普通文件的缓存页的数量:
global_page_state(NR_FILE_PAGES) – total_swapcache_pages – i.bufferram
所以关键还是要理解 “buffers” 是什么含义。
“buffers” :
从源代码中看到,”buffers” 来自于 nr_blockdev_pages() 函数的返回值:
long nr_blockdev_pages(void)
{
struct block_device *bdev;
long ret = 0;
spin_lock(&bdev_lock);
list_for_each_entry(bdev, &all_bdevs, bd_list) {
ret += bdev->bd_inode->i_mapping->nrpages;
}
spin_unlock(&bdev_lock);
return ret;
}
这段代码的意思是遍历所有的块设备(block device),累加每个块设备的inode的i_mapping的页数,统计得到的就是 buffers。显然 buffers 是与块设备直接相关的。
那么谁会更新块设备的缓存页数量(nrpages)呢?我们继续向下看。
搜索kernel源代码发现,最终更新mapping->nrpages字段的函数就是:
pagemap.h: add_to_page_cache
> filemap.c: add_to_page_cache_locked
> __add_to_page_cache_locked
> page_cache_tree_insert
和:
filemap.c: delete_from_page_cache
> __delete_from_page_cache
> page_cache_tree_delete
static inline int add_to_page_cache(struct page *page,
struct address_space *mapping, pgoff_t offset, gfp_t gfp_mask)
{
int error;
__set_page_locked(page);
error = add_to_page_cache_locked(page, mapping, offset, gfp_mask);
if (unlikely(error))
__clear_page_locked(page);
return error;
}
void delete_from_page_cache(struct page *page)
{
struct address_space *mapping = page->mapping;
void (*freepage)(struct page *);
BUG_ON(!PageLocked(page));
freepage = mapping->a_ops->freepage;
spin_lock_irq(&mapping->tree_lock);
__delete_from_page_cache(page, NULL);
spin_unlock_irq(&mapping->tree_lock);
mem_cgroup_uncharge_cache_page(page);
if (freepage)
freepage(page);
page_cache_release(page);
}
这两个函数是通用的,block device 和 文件inode 都可以调用,至于更新的是块设备的(buffers)还是文件的(cached),取决于参数变量mapping:如果mapping对应的是块设备,那么相应的统计信息会反映在 “buffers” 中;如果mapping对应的是文件inode,影响的就是 “cached”。我们下面看看kernel中哪些地方会把块设备的mapping传递进来。
首先是块设备本身,打开时使用 bdev->bd_inode->i_mapping。
static int blkdev_open(struct inode * inode, struct file * filp)
{
struct block_device *bdev;
/*
* Preserve backwards compatibility and allow large file access
* even if userspace doesn't ask for it explicitly. Some mkfs
* binary needs it. We might want to drop this workaround
* during an unstable branch.
*/
filp->f_flags |= O_LARGEFILE;
if (filp->f_flags & O_NDELAY)
filp->f_mode |= FMODE_NDELAY;
if (filp->f_flags & O_EXCL)
filp->f_mode |= FMODE_EXCL;
if ((filp->f_flags & O_ACCMODE) == 3)
filp->f_mode |= FMODE_WRITE_IOCTL;
bdev = bd_acquire(inode);
if (bdev == NULL)
return -ENOMEM;
filp->f_mapping = bdev->bd_inode->i_mapping;
return blkdev_get(bdev, filp->f_mode, filp);
}
其次,文件系统的Superblock也是使用块设备:
struct super_block {
...
struct block_device *s_bdev;
...
}
int inode_init_always(struct super_block *sb, struct inode *inode)
{
...
if (sb->s_bdev) {
struct backing_dev_info *bdi;
bdi = sb->s_bdev->bd_inode->i_mapping->backing_dev_info;
mapping->backing_dev_info = bdi;
}
...
}
sb表示SuperBlock,s_bdev就是块设备。Superblock是文件系统的metadata(元数据),不属于文件,没有对应的inode,所以,对metadata操作所涉及的缓存页都只能利用块设备mapping,算入 buffers 的统计值内。
如果文件含有间接块(indirect blocks),因为间接块也属于metadata,所以走的也是块设备的mapping。查看源代码,果然如此:
ext4_get_blocks
-> ext4_ind_get_blocks
-> ext4_get_branch
-> sb_getblk
static inline struct buffer_head *
sb_getblk(struct super_block *sb, sector_t block)
{
return __getblk(sb->s_bdev, block, sb->s_blocksize);
}
这样我们就知道了”buffers” 是块设备(block device)占用的缓存页,分为两种情况:
- 直接对块设备进行读写操作;
- 文件系统的metadata(元数据),比如 SuperBlock。
验证:
现在我们来做个测试,验证一下上述结论。既然文件系统的metadata会用到 “buffers”,我们用 find 命令扫描文件系统,观察 “buffers” 增加的情况:
# free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rs cached
Mem: 3848656 2889508 959148 5316 263896 2023340
-/+ buffers/cache: 602272 3246384
Swap: 2031612 0 2031612
# find / -name abc.def
# free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rs cached
Mem: 3848656 2984052 864604 5320 319612 2023348
-/+ buffers/cache: 641092 3207564
Swap: 2031612 0 2031612
再测试一下直接读取block device,观察”buffers”增加的现象:
# free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rs cached
Mem: 3848656 3006944 841712 5316 331020 2028648
-/+ buffers/cache: 647276 3201380
Swap: 2031612 0 2031612
# dd if=/dev/sda1 of=/dev/null count=2000
2000+0 records in
2000+0 records out
1024000 bytes (1.0 MB) copied, 0.026413 s, 38.8 MB/s
# free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rs cached
Mem: 3848656 3007704 840952 5316 331872 2028692
-/+ buffers/cache: 647140 3201516
Swap: 2031612 0 2031612
结论:
free 命令所显示的 “buffers” 表示块设备(block device)所占用的缓存页,包括直接读写块设备、以及文件系统元数据(metadata)如SuperBlock所使用的缓存页;
而 “cached” 表示普通文件所占用的缓存页。
更多linux内核学习请观看我的《linux内核开发100讲》免费视频教程。
关注我,更多linux内核知识科普。
相关推荐
- Mac电脑强制删除任何软件方法-含自启动应用
-
对于打工者来说,进入企业上班使用的电脑大概率是会被监控起来,比如各种流行的数据防泄漏DLP,奇安信天擎,甚至360安全卫士,这些安全软件你想卸载是非常困难的,甚至卸载后它自己又安装回来了,并且还在你不...
- Linux基础知识 | 文件与目录大全讲解
-
1.linux文件权限与目录配置1.文件属性Linux一般将文件可存取的身份分为三个类别,分别是owner/group/others,且三种身份各read/write/execute等权限文...
- 文件保护不妥协:2025 年 10 款顶级加密工具推荐
-
数据安全无小事,2025年这10款加密工具凭借独特功能脱颖而出,从个人到企业场景全覆盖,第一款为Ping32,其余为国外英文软件。1.Ping32企业级加密核心工具,支持200+文件格...
- 省心省力 一个软件搞定系统维护_省心安装在哪里能找到
-
◆系统类似于我们居住的房间,需要经常打理才能保持清洁、高效。虽然它本身也自带一些清理和优化的工具,但借助于好用的第三方工具来执行这方面的任务,会更让人省心省力。下面笔者就为大家介绍一款集多项功能于一身...
- JAVA程序员常用的几个工具类_java程序员一般用什么软件写程序
-
好的工具做起事来常常事半功倍,下面介绍几个开发中常用到的工具类,收藏一下,也许后面真的会用到。字符串处理:org.apache.commons.lang.StringUtilsisBlank(Char...
- 手工解决Windows10的若干难题_windows10系统卡顿怎么解决
-
【电脑报在线】很多朋友已经开始使用Win10,估计还只是测试版本的原因,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这里介绍解决一些解决难题的技巧。技巧1:让ProjectSpartan“重归正途”从10074...
- System32文件夹千万不能删除,看完这篇你就知道为什么了
-
C:\Windows\System32目录是Windows操作系统的关键部分,重要的系统文件存储在该目录中。网上的一些恶作剧者可能会告诉你删除它,但你不应该尝试去操作,如果你尝试的话,我们会告诉你会发...
- Windows.old 文件夹:系统备份的解析与安全删除指南
-
Windows.old是Windows系统升级(如Win10升Win11)或重装时,系统自动在C盘创建的备份文件夹,其核心作用是保留旧系统的文件、程序与配置,为“回退旧系统”提供保...
- 遇到疑难杂症?Windows 10回收站问题巧解决
-
回收站是Windows10的一个重要组件。然而,我们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例如,不论回收站里有没有文件,都显示同一个图标,让人无法判别回收站的空和满的真实情况;没有了像Windows7...
- 卸载软件怎么彻底删掉?简单几个步骤彻底卸载,电脑小白看过来
-
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我们需要在安装一些软件程序,但随着软件的更新迭代速度,很多时候我们需要重新下载安装新的程序,这时就需要将旧的一些软件程序进行卸载。但是卸载软件虽然很简单,但是很多小伙伴们表示卸载不...
- 用不上就删!如何完全卸载OneDrive?
-
作为Windows10自带的云盘,OneDrive为资料的自动备份和同步提供了方便。然而,从隐私或其他方面考虑,有些人不愿意使用OneDrive。但Windows10本身不提供直接卸载OneDri...
- 【Linux知识】Linux下快速删除大量文件/文件夹方法
-
在Linux下,如果需要快速删除大量文件或文件夹,可以使用如下方法:使用rm命令删除文件:可以使用rm命令删除文件,例如:rm-rf/path/to/directory/*这个命令会递...
- 清理系统不用第三方工具_清理系统垃圾用什么软件
-
清理优化系统一定要借助于优化工具吗?其实,手动优化系统也没有那么神秘,掌握了方法和技巧,系统清理也是一件简单和随心的事。一方面要为每一个可能产生累赘的文件找到清理的方法,另一方面要寻找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 系统小技巧:软件卸载不了?这里办法多
-
在正常情况下,我们都是通过软件程序组中的卸载图标,或利用控制面板中的“程序和功能”模块来卸载软件的。但有时,我们也会发现利用卸载图标无法卸载软件或者卸载图标干脆丢失找不到了,甚至控制面板中卸载软件的功...
- 麒麟系统无法删除文件夹_麒麟系统删除文件权限不够
-
删除文件夹方法例:sudorm-rf文件夹名称。删除文件方法例:sudorm-r文件名包括扩展名。如果没有权限,给文件夹加一下权限再删。加最高权限chmod775文件名加可执行权限...
你 发表评论:
欢迎- 一周热门
- 最近发表
- 标签列表
-
- 如何绘制折线图 (52)
- javaabstract (48)
- 新浪微博头像 (53)
- grub4dos (66)
- s扫描器 (51)
- httpfile dll (48)
- ps实例教程 (55)
- taskmgr (51)
- s spline (61)
- vnc远程控制 (47)
- 数据丢失 (47)
- wbem (57)
- flac文件 (72)
- 网页制作基础教程 (53)
- 镜像文件刻录 (61)
- ug5 0软件免费下载 (78)
- debian下载 (53)
- ubuntu10 04 (60)
- web qq登录 (59)
- 笔记本变成无线路由 (52)
- flash player 11 4 (50)
- 右键菜单清理 (78)
- cuteftp 注册码 (57)
- ospf协议 (53)
- ms17 010 下载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