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360必应搜狗淘宝本站头条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技术文章 > 正文

试谈一个搞物理的人怎么用Mac MacBookPro2017值不值得买?

cac55 2024-10-08 00:51 59 浏览 0 评论

本内容来源于@什么值得买SMZDM.COM|网友 louisfu

又到了岁末年终,自从找了新工作,已经有一年多没有来张大妈写(pian)原(jin)创(pi)了。一个月前老板刚刚批了一台2017款的13寸MacBook Pro,用上了酷炫的Touch Bar。另一方面,同时由于比较好的键盘手感,2015年款的MacBook Pro至今还受到不少人的肯定。正好手上的2015款也还没有退休,可以来做一个简单的对比。离17款发布已经过去了五六个月,各种测评和跑分也随处都能搜到,为了让这篇文章不至于炒剩饭,跑分之类的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了。结合一下小众的工作,来聊聊怎么使用Mac,和15款有什么使用上的区别。去年的一篇原创“我的笔电进化史”中我稍微介绍了一下Mac的使用,这次根据我个人工作中的不同需求,芟繁就简的具体聊聊。

外观

首先来张对比照,今后两款我都选择的13寸,主要是希望比较便携(当然还有穷)。图上可以看到,同为13.3寸屏幕,2017款比2015款要小上一圈,同时薄了不少。官方数据来看,2015款的重量为1.58kg,2016/17款的重量为1.37kg,2015款重量差不多是2017款本子加上充电器。此外17款由于轻薄化,去掉了A面的信仰灯,让好多人觉得逼格顿失不少,不过在我看来还是轻薄来得比较实在。

打开上盖,2015款和2017 with Touch Bar款的主要区别便显现出来。

这里Touch Bar到底好不好用之后再说,先说一下这个被苹果吹上天的二代蝶式键盘到底怎么样。其实结论就一个,很简单:不如老款。但是!用久了好像也没有什么不妥。其实人就是这么奇怪,如果硬要把这两块键盘放在一起比较,其实很容易觉得键程长的2015款打起来更加舒服,但17款一个月使用下来,打字的效率好像并没有受到影响,而且习惯以后觉得这个蝶式键盘的反馈其实挺足的,也不觉得很累。此外17款的触摸板有所加大,但实际使用中我个人感觉没什么太大变化,还是会出现拖拽距离不够的情况。

另外一个主要区别在于音频系统。应该可以这么说,17款带Touch Bar的音质好过15款两个JBL GO。虽然JBL GO只是最普通的小型便携音箱,但好歹人家还是外置音箱,而17款音频系统的中频实在超出JBL GO太多,15款对比起来基本只能算作能出个声。

搞物理的用电脑都干些啥

既然题目说了要搞物理,那也得说说搞物理的用电脑到底要干啥。Mac在各种测评中向来是被推荐给设计师,摄影师和码农人群等。一大众民间高手,捧的就说Mac逼格高,损的就说Mac性价比是个渣还不能玩游戏。其实逼格和性能,都还是要看用的人的期望和需求。Mac由于其系统的稳定性,以及对各种Unix命令和软件的原生支持,受到了欧美科研界和学生的追捧。另外如果真要看各大PC品牌的同等级商务机,性价比这个问题还得另说。

作为一台笔记本,首先需要满足的功能便是收发邮件,浏览网页,视频听音乐等等日常需求。除此之外,作为低端学术人群,我对笔记本的需求还有以下几个方面:

- 阅读+笔记+思路

- 数据处理+可视化

- 某些,对于像我这样搞点理论的,需要在服务器上算算小算术,所以需要连接服务器或者集群

- 写论文,做Slides或者Poster

以上需求从广义来看,除了第四条,其实人人都可能会在不同场合碰到。我在开始使用Mac的时候也经常寻找一些所谓的效率利器,但几年使用下来,发现各种软件打着解决痛点的旗号,最终增加了不少学习和适应成本。再当看到我老板拿着纸笔画草图算算术写日程,却年年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杂志上发论文的时候,回头想来,其实这些所谓的效率利器,如果没有真正的核心需求,往往都是浮云,还会让我们在使用过程中分神。于是在不断的使用和摸索中,我对各种软件的选择标准最重要的一条便是简洁,同时在不十分影响效率的情况下,能用一个软件解决的便不用第二个。下面分别介绍我在MacBook Pro 2017上满足以上需求用到的工具或者小技巧。

日常功能

首先要说的是17款的接口,从15款转到17款后接口丰富程度骤然减少,只剩下四个USB-C的Thunderbolt口,无Touch Bar版本更是只有两个。老实说对这种统一接口的做法个人是很拥护的,但是目前USB-C的普及程度还不够,导致必须使用转接器。由于原装转接头太贵,我目前使用的第三方Baseus的一个USB-C转HDMI和两个USB-C转USB-A接头,价格合适,感觉够用。

浏览器我目前是Safari和Chrome同时使用,Safari为主力。Chrome的优势在于跨平台和数不清的插件,而Safari的杀手锏是MacOS和iOS之间的Handoff与钥匙串同步。如果不是特别依赖各种高级的密码管理软件,就钥匙串同步这一点几乎就让我放弃了Chrome。

收发邮件方面,我认为Mac原生Mail已经足够好用,加上MaigTag这个神奇的插件,可以对多个邮箱内容同时归类或者标记。比如我在不同阶段曾经有过四五个不同的邮箱和不同的人联系,但主题有相近的或者讨论的同一个内容,希望把这些邮件放在一起添加关键词归档,由于项目主题比较多,所以系统自带的旗标标记方法并不够用。尝试过很多客户端,但目前只找到MailTag这个插件能实现这个功能。

? MailTag

此外如果没有这个需求,Mac上也还有很多其他强大且颜值高的客户端,例如Readdle出品的Spark;也有老牌Mozilla出品的Thunderbird,优势是可以和其他平台共用相同的Profile。

视频播放推荐IINA这个Github上的开源项目,由苹果原生的swift语言编写,功能非常强大,美观且免费。

? IINA

音乐播放的话,如今各大流媒体当道,我还是用的老早就使用的网易云音乐。本地播放使用VOX,其实原生iTunes也不错,不过交互相对复杂,不如VOX轻量快捷。这里顺便提一句,修改文件默认打开软件的方法与Windows上有所不同,只需直接在要打开的文件上点击右键之后获取信息,或者选中后直接cmd+i,在Open with一栏选中想要的程序后点击“Change All”,这样以后打开同类型文件就会使用刚刚指定的默认程序打开了。

同时推荐一些非常实用的小工具。Moom或者Magnet,这两个软件可以帮助调节窗口大小,我基本只使用左右分栏和窗口最大化这三个,需要的话还可以进入软件设置各种不同的分栏比例。注意这里的最大化和Windows上的窗口最大化逻辑是一致的,仅仅是在本桌面最大化窗口,而不是进入全屏模式。

? Moom

Popclip和Paste是我觉得很值的另外两个小工具,都是在打折的时候入手的。Popclip的作用是在选中字符旁添加类似iOS的选中选项,如图所示。里面有非常多的后续操作选项,且支持扩展。我比较常用的是复制,去格式粘贴,搜索,高亮,在终端中运行代码和在豆瓣上搜电影等功能。Paste是一个颜值非常高的剪切板记录工具,由两个俄罗斯小伙开发,最近他们也在加紧开发iOS版本,支持同一账号下MacOS与iOS共享剪切板,可能会比原生的通用剪切板要好用点。

? Popclip

? Paste

还有几个免费软件。Irvue是一个自动换壁纸软件,图片来源是大名鼎鼎的Unsplash,无版权,所以精美壁纸可以任意下载。Scroll Reverser提供鼠标滚轮的方向设置,且可以指定触摸板和鼠标分别设置。CleanMyDrive 2 提供像Windows一样的外接磁盘集中管理,想要一次推出多个磁盘的时候非常方便。

芟繁就简,其实还有一些我在老本子上安装了的工具,在新意过后基本就没怎么使用了的这里就不介绍了。换新本子也正好帮助我挑选出那些真正需要的软件。下面开始根据上面列出的需求介绍所谓的生产力工具。

阅读+笔记+思路

作为一个搞物理的人,阅读文献是日常基本工作,但阅读也不仅限于文献的阅读。我平时主要接触的文本形式主要是pdf和网页。所谓pdf阅读器来说,Mac原生的预览工具我认为已经做的足够好,轻量且强大,高亮,添加注释等都不在话下,更重要的是能够很方便的拼接文档和删除某些页面,只需打开侧边栏缩略图,选中要删除的页面直接点击键盘上删除,或者直接从其他pdf文档中拖动要导入的页面到本文档缩略图中的合适位置。

然而阅读这个需求的核心其实不是打开文档,而是管理文档和对文档的笔记。对于学术论文,我目前使用的是Papers,界面和老牌的Endnote或者Mendeley大同小异,我选择它的主要原因是相较于Endnote的天价和Mendeley丑陋的界面,Papers价格适中颜值高,并且有学生优惠。基于Mac开发,这一点上比从Windows上移植过来的Endnote和Mendeley也好很多。同时,Papers对BibTex和Markdown的编辑提供了很好的支持,默认情况下引用文献时只需双击control,便能调出搜索窗口,选定文献后可以直接在文档中插入文献的key,支持pages,word自动生成文献列表。同时,如果使用内置阅读器,软件会自动识别在文档中做的笔记,以供之后在搜索窗口中搜索笔记。

? Papers

除了文献笔记,有时候开会或者做实验需要做记录的时候,也需要一个方便的工具来记录。早前我是使用Evernote的,不过之前一段时间Evernote似乎有些不思进取,各种周边搞得风风火火,而客户端却越来越臃肿,而且免费版限制登陆设备数量。现在基本被我用来和它自家的剪藏配合来收集知识片段了。目前的主力笔记工具我用的Notion,一个独立开发者开发的纯笔记应用。免费版支持600个block,也就是所谓的笔记单元,早期通过邀请好友可以达到无限条。订阅版每个月8美元,可享受无限条block以及上传文件无限体积和无限分享等服务。Notion的优势是完美支持Markdown以及各种多媒体文件,插入数学公式和图片等也很方便,全平台且支持在线编辑。各平台界面风格非常统一,且类似Ulysees等一众优秀Markdown编辑器。主要问题其实是价格,如果没有早期邀请好友的无限条笔记优惠,其实我会选择订阅Bear。

在写论文或者各种报告之前一个帮助理清思路的办法就是思维导图。Mac上比较著名的导图工具便是大名鼎鼎的MindNode,同时也有iOS版本,可以通过iCloud同步。这里我就不多介绍了,唯一阻碍是价格……于是我用的是一支笔和一张纸……需要展示的时候就在keynote或者PPT里面随便画画,而且要做示意图的话笔和纸要方便很多……当然,如果有ipad的话,iOS版本没有那么贵,效果也不错。

数据处理+可视化

下面终于到了真正的日常工作了,搞物理的人,无论是偏理论还是偏实验,总避免不了处理大量的数据,不过感觉在不远的将来这个职业会被AI取代掉。我的数据处理工具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变化,和很多人一样,大致说来从最初的Excel到后来的Origin再到现在Python Matlab或者R任选一。不知道为啥,在科研界Excel貌似从来都是不入流的,其主要问题可能在于数据拟合功能比较弱,早期使用Excel做拟合的速度确实很慢,弃用之后很久没用Excel做过类似任务了,不知道最新版有没有改进。作为国内科研界被盗版最多的软件之一,OriginLab出品的OriginPro可以说大致成为了不愿写代码的科研人员作图标准工具,其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各种非线性拟合,离散计算,信号处理等等都不在话下。直到我开始从实验转向做一点模拟仿真工作,要处理的数据成几何增长,突然发现鼠标点点点的数据处理方式实在太低效了。虽然OriginPro内置了LabTalk脚本语言,但“人生苦短,我用Python”。尽管LabTalk语言能够完成Origin内几乎左右的任务,但由于Origin最初由C语言写成,后来加入了C++和C#的特性,使得LabTalk语言对初学者不太友好,总感觉有些地方逻辑会混乱。Python如今这么火而且免费方便易学,没有什么理由不选择它。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OriginPro没有Mac版本,要使用的话必须安装虚拟机或者双系统,在本就不大的硬盘里面划出一部分来装不是那么必要的虚拟机,比较不能忍。

IDE选择Spyder,像极了Matlab。数据基本会录入Pandas这个包中的DataFrame结构来管理,在Spyder中可以很方便的查看,很像Excel和Origin的数据表格,可以轻松对行、列或者某一个数据单位进行操作。作图我用的最多的是Bokeh这个包,优势是可以生成HTML格式图片,用任何浏览器可以方便打开,且支持交互,比如数据选择,放大缩小等等,并能保存为svg矢量图,强烈推荐。

? Spyder

? Bokeh

此外还有一个免费绘图小工具值得推荐,Plot2。作为一个仅仅9M的免费软件,内置非常强大的2D绘图功能,可以直接拖拽数据表格进入绘图区,能对图上所有元素进行精确调整,支持修改数据,并提供简单的曲线拟合功能。我目前的使用流程是用Python完成数据处理,将最终需要展示的数据输出到ASCII格式直接拖入Plot2调整最后出图,其交互性比Bokeh还是好很多。Plot2唯一的槽点是拖入的ASCII文件的首列必须是横轴坐标值,目前我还没有发现可以在Plot2中指定坐标轴的方法。

? Plot2

绘制示意图的话,我使用的是Affinity Designer,一个类似Adobe Illustrator的软件,终身制,价格不到Illustrator的N分之一。此外开源的Inkscape在Mac上也可以使用,不过需要安装XQuartz 跨平台的图形界面,相较于Windows版本会显得很不流畅。

算算术

接触仿真工作后要和Linux系统打交道,这也是我选择Mac的重要原因,原生支持Unix系统的shell命令,逻辑极其相似的软件管理机制(Homebrew),以及不用任何配置就能直接使用的终端。除了直接使用终端ssh与服务器和集群交互,一个叫做Filezilla的免费软件可以方便的与服务器之间传输文件,支持FTP,SFTP等等协议,在家玩树莓派也是很好的工具。

此外Mac上还有一个替代默认终端的工具iTerm,诸多优点我在此就不详细叙述了,目前已经用它完全替代原生终端了。此外2017款有指纹识别,现在在终端中sudo的时候也再不需要手动输入密码了。

此外,有Homebrew这个软件管理器存在,很多软件都不用自己编译了,比如分子动力学模拟软件LAMMPS,可以直接用brew tap homebrew/science && brew install lammps --with-mpi一条命令安装。平常提交任务的话,先在笔记本上测试一下输入文件,之后就可以用Filezilla上传服务器计算了。这里17款用的7代i5比15款用的同等级5代i5计算能力还是有明显提升的,在内存都为16Gb的情况下,无论是处理数据还是测试LAMMPS输入文件大概都有20%提升,这一点与GeekBench的跑分也基本一致。

? 分子动力学模拟

写论文+Slides+Poster

输出工作也算是每一阶段对工作的总结了。相信诸多搞物理的人写论文都用Latex,在上一篇里我简单介绍了一下Sublime Text 3 + TexLive的组合。不过最近Markdown语言的兴起也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作为标记语言,Markdown比Latex更加简洁易上手,且有了Pandoc这个神器的存在,可以很方便的将Markdown文档转成Latex文档或者,docx文档。这样无论是需要什么样格式的文本,都可以用Markdown写成,然后用Pandoc轻松转换。下面就介绍几个我觉得不错的Markdown编辑器。

Atom & Sublime Text

? Atom

严格来说这两个并不是专门的Markdown编辑器,但用编辑器届的超级瑞士军刀来形容它俩绝不为过。Atom是Github 开源的文本编辑器,完全使用Web技术构建。优势是内置Packages管理器,相当于Chrome的插件管理器,很多小众或专业软件的脚本高亮插件都能在上面轻松找到,比如我算算术用的LAMMPS,各种支持Markdown的插件就更不在话下。最大槽点是由于使用Web技术,可以将其看作一个Chrome文本编辑器,相较于C语言写成的Sublime Text或其他编辑器显得比较“卡”。这篇原创的原稿本来是用Atom写的,但由于其对Mac原生中文输入法的支持貌似还有问题,每输入一段中文后都会卡顿,不得不放弃,不过只写西文的话还是没有问题的。Sublime Text是一个老牌文本编辑神器,也支持各种插件,不过安装过程比Atom麻烦,而且有些插件质量不如Atom上同类的,比如Markdown中对图片插入的支持,Atom上有提供直接粘贴图片生成代码的插件,而ST上并没有支持Mac的版本。ST优势是速度,优势是速度,优势是速度!一些超大log文件用ST打开不费吹灰之力,而Atom几乎就要死机了。目前这两个文本编辑器加起来几乎解决了我所有编辑问题。不过,由于以上陈述的Atom输入中文的问题和ST插入图片的问题,让我重新启用了专门的Markdown编辑器,Typora。

Typora

? Typora

Typora是全平台通吃的免费Markdown编辑器。它并不需要你记住任何标记,需要的格式在菜单栏上都可以找到,使用起来跟word等类似的WYSIWYG编辑器相同,同时如果你熟悉Markdown语法,你也可以直接输入,这样就带来了很大的灵活性。最重要的是,它对图片和表格的完美支持,让我快要抛弃掉Atom和Sublime Text作为Markdown编辑器的功能。同时,Typora原生支持导出到docx, OpenOffice, LaTeX, MediaWiki, Epub等格式。这篇文章除了引言部分全部是在Typora完成,强烈推荐。

其实前面介绍的Notion笔记工具也可以算作一个Markdown编辑器,但我并不想把它当作单篇文章的写作工具,主要是因为Notion主打是笔记,写作的话由于里面功能过多,且结构比较复杂,反而会影响注意力。

参加各种学术会议需要准备大大小小的Slides或者Poster,这些我目前主要是用Mac自带的Keynote完成。很多人更熟悉PowerPoint,在我看来其实PPT在编辑方面更加强大,但同样也是希望各方面更加简洁,我慢慢从PPT转向Keynote。其实在完善好几代之后,原来Keynote的杀手锏神奇移动在PPT中也已经加入了,两者真没有什么高下,无非是更倾向于功能强大还是界面简洁了。好的Slides和Poster核心本不在用什么软件做,而在于工作的意义以及做的人的展示逻辑。

之前挖了一个坑说Touch Bar,要说与without Touch Bar版本的差距值不值那RMB2500,其实我觉得要说值,也更多的算在CPU和散热上(without Touch Bar版本CPU和散热有所缩水,但是续航比Touch Bar版本好)。目前来说除了设计软件,其他各种软件对Touch Bar的支持仍然不足,我觉得它的实用性并不大。倒是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发现Typora对Touch Bar的支持很不错,插入图片和链接功能都默认放到了眼前,也算是提高了一点效率。

总结

一个月使用下来,对于新到手的2017款MacBook Pro 13" with Touch Bar还是很满意的。虽然键盘手感对比起来不如2015款,Touch Bar功能也有待完善,不过它有更小的体积和重量,边框虽不如Dell XPS那样惊艳,但也比2015款减小不少。CPU的提升在日常使用中,特别是在数据处理中还是能够感受到的。同时在不跑计算的正常使用情况下,个人感觉续航比15款并没有减少太多(从大约7-8小时减少到6-7小时,非严谨测试),也能满足基本需求。购买的话,如果手上已有2015及之后版本的MacBook Pro,无论带不带Touch Bar,若不是要换屏幕大小,建议可以观望2018。不要钱的话大家就随便上吧。

最后,祝大家新年愉快!搞物理的童鞋来年多发PRL

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点击下方“了解更多”,你会收获更多相关优质内容

相关推荐

花十几万配的顶级电脑:遭遇诡异Bug无法开机!机主绝望发帖求助

快科技7月1日消息,一位3D图形工作者在组装了一台价值约2万美元(约合14.3万元人民币)的顶级DIY电脑后,遭遇了令人头疼的问题。Reddit用户joel_motion介绍,他的这台电脑配备了AMD...

麒麟系统笔记本电脑问题及解决方法

最近配发了麒麟系统的笔记本电脑,WPS、微信、QQ等软件倒是都有,日常办公还行,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1、(网络打印机问题)据到场的技术人员讲,直接USB口连接的常见打印机都有相应的驱动程序,可以正...

电脑驱动问题修复方法全总结(电脑驱动坏了怎么修复不成功呢)

在电脑使用过程中,驱动程序出现问题可能导致设备无法正常工作,影响用户体验。下面为您详细总结不同场景下修复电脑驱动问题的多种解决方案,涵盖从基础到进阶,再到系统级的操作方法,以及硬件排查和预防建议。一、...

电脑总是莫名其妙出故障,立即检查这个设置!

不久前贴吧看到过这么一个帖子:有个做设计的狠人,仗着自己32G内存条,非说虚拟内存是微软的智商税。结果呢?Photoshop渲染到99%直接闪退,3D建模文件当场“灰飞烟灭”。电脑操作系统可不像人懂得...

网友被很简单的一个电脑问题折腾了几个月还没弄好,挺感慨的

昨天晚上,一个网友询问一个型号的电脑主机买了不合适可不可以退,我挺奇怪的,就问他具体怎么回事,他说他的电吉它总是连不上电脑,无法调音,请人重装了几次系统,又请人折腾数次,几个月一直没搞定,怀疑是电脑本...

一次诡异的电脑重启故障(电脑出现异常重启)

在公司的日常运营中,设备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近日,公司里一台用于检测设备的电脑出现了异常状况,着实让我费了一番周折才解决问题。那天,我接到同事反馈,说这台检测设备电脑莫名地重启。我立刻放下手中的工作,...

德国所有机场突发电脑系统故障 大量航班受影响

当地时间1月3日,德国所有机场突发电脑系统故障,导致大范围航班运行受影响。据德国联邦警察发言人证实,机场边检及相关系统无法正常运行,旅客需面临长时间排队和等待的状况。△资料图多个机场出现严重技术故障据...

电脑维修入门基本知识大全(电脑维修入门基本知识大全图解)

以下是电脑维修入门基本知识的系统整理,结合硬件维护、故障排查及使用习惯三大核心方向,帮助新手快速掌握关键要点:一、硬件基础与识别1.核心组件认知主板:硬件连接中枢,故障易导致开机无反应。CPU/内存/...

电脑上网常用故障及其解决方法(电脑网络故障怎么修复)

干了这么多年的网络,今天我就来总结一下,经常出现的网络故障及其解决的方法,看看有没有哪些故障是你遇见过的?怎么解决的?下面我们从这几个点来分析:一、IP地址问题显示IP地址冲突,我们怎么办?Windo...

维修电脑常用的7个方法(维修电脑常用的7个方法是什么)

今天介绍维修电脑常用的7个解决方法,平时电脑开不了机,按开机键没反应,或者电源指示灯闪烁,屏幕不亮,显示无信号,或者开机主板有警报声,电脑缺少各种系统文件,或者开机蓝屏等使用以下这7个方法,可以修好8...

突然崩了!很多人以为电脑坏了!官方紧急回应

QQ崩了这事儿真挺逗。上午十一点多正干活呢,桌面QQ突然闪退报错,反复登录就是进不去。第一反应绝对是骂电脑不争气,有人甚至把系统重装了。结果热搜跳出来"QQ崩了",合着白忙活半天。腾讯...

电脑网络连不上网?10个步骤轻松排查故障,小白也能自己修!

大家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正追剧到关键时刻,突然提示"网络连接失败";急着要交的文档传不上网盘,急得直冒汗。别慌!今天教大家10个小白都能操作的排查方法,不用拆电脑也不用求人,跟着做就...

电脑开机花屏肯定不是电脑的问题(电脑开机花屏是怎么回事)

文章最后,了解更多,领取红包。世界上这么多人,每天运用电脑的人就更是数不计数,所以每天世界上的每个角落都有很多人在面临着不一样的电脑问题。小编我今天就来说说,当电脑出现开机花屏的时候,应该怎么搞定。所...

电脑没有声音怎么办?不是电脑的问题,是你不知道怎么设置的问题

电脑没有声音怎么办?了解这几招快速解决!有没有碰到过这样的经历,电脑用着突然没有声音了;或者重启电脑之后,电脑没声音了。然后绞尽脑汁尝试各种办法,搞了好久也没有解决这个问题,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几种方法...

《电脑故障不求人,这些维修技巧要掌握!》

电脑故障不求人,这些维修技巧要掌握!电脑罢工别慌!掌握基础排查逻辑,80%小问题可自救。以下分场景拆解实用技巧,让你秒变“修机达人”。一、开机无反应:先查“供电三件套”1.电源检查-按机箱电源键,...

取消回复欢迎 发表评论: